




景观雕塑的照明设计蕞好采用前侧光。前侧光的方位一般应大于50度角,小于60度角蕞为适宜。应避免以下几种情况:
1、避免强俯仰光,包括正上光与正下光,特别是有几乎等强照度的正上正下的强光,这种强光不仅破坏形象而且还可能造成恐布感。
2、避免顺光,这也是一种正光,它会使雕塑损失立体感。
3、避免正侧光,它导致“阴阳脸”的不良视觉效果。

假山在园林中的作用是造景,以土、石等为材料,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,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。 借以减少人工痕迹,增添自然生趣,使园林建筑融入到山水环境中,以在咫尺之内,表现千里之致。
所谓假山,其实不假,其气质甚至胜出真山。人说“风景如画”,意谓画之景可以取舍,胜于风景,其理一样。但若假山堆得不好,则不在其列。假山造型,轮廊线须有变化,变化中又须求得均衡。
假山具有层次丰富、景色幽深的特点。高远注重的是立面设计,深远要表现的则为平面设计中的纵向推进。园林假山中所设计的谷、峡、深涧等就是对自然景观的摹写。
在布局上,采用西高东低,并用低水位、小池面的水体作衬托,以达到在小空间中,有如置身高山深渊前的意境联想。运用中国画中的斧劈皴法进行堆叠,显得挺拔刚坚,并富有自然风化的美感意趣。
深远山水所注重的是山景的纵深和和层次,而平远山水追求的是逶迤连绵,雕塑,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效果,具有清逸、秀丽、舒朗的特点。突出于水面,构成了平远山水的意境。
假山坊真山,仿的是气质,不是做真山的模型。要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。假山虽小,但其姿态气质不亚于真山之雄伟和奇险。要做到险峻之势,有一个办法是其下部宜小不宜大,宜空透不宜闭实。
山之意境有不同的类别。审美特征不同。所以须选一种审美倾向,然后刻意追求之。假山是一种艺术,其意境应当是山,而不要去做拟是而非的龙、虎之类,玻璃钢雕塑,反而落得俗气。

中式园林景观,往往会用石头叠置假山,所以,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叠石非常常见。假山的材料有两种,一种是天然的山石材料,仅仅是在人工砌叠时,以水泥作胶结材料,以混凝土作基础而已;还有一种是水泥混合砂浆、钢丝网或玻璃钢作材料,人工塑料翻模成型的假山,又称“塑石”、“塑山”。那么,园林景观设计常用的假山石材有哪些呢?
1、湖石石灰岩
色以青黑、白、灰为主,产于江、浙一带山麓水旁。质地细腻,易为水和二氧化碳溶蚀,表面产生很多绉纹涡洞,宛若天然抽象图案一般。
2、黄石:细砂岩
色灰、白、浅黄不一,产于江苏常州一带。材质较硬,因风化冲刷造成崩落,沿节理面分解后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多面体,石面轮廓分明,锋芒毕露。
3、英石:石灰岩
色呈青灰、黑灰等,铜陵雕塑,常夹有白色方解石条纹,产于广东英德一带。因山水溶融风化,表面涡洞互套、褶皱繁密。
4、斧劈石:沉积岩
有浅灰、深灰、黑、土黄等色。产于江苏常州一带。具竖线条的丝状、条状、片状纹理,又称剑石,外型挺拔有力,但易风化剥落。
5、石笋石:竹叶状灰岩
色淡灰绿、土红,带有眼窠状凹陷,产于浙、赣常山、玉山一带。形状越长越好看,铜雕塑,往往三面已风化而背面有人工刀斧痕迹。
6、千层石沉积岩
铁灰色中带有层层浅灰色,变化自然多姿,产于江、浙、皖一带。沉积岩中有多种类型、色彩。
